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,2025年8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下降0.63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.38%,同比增长5.7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.7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.5%,7月末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.84万亿元,同比增长6.8%;产成品存货6.67万亿元,增长2.4%。1-7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.6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3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.8%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将下降1.7%,其中,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(包含炼焦)利润总额为-120.7亿元,亏损额相比1-6月份有所减少。
2025年7月,焦炭产量4185.5万吨,同比增长0.5%。其中钢铁联合焦化企业焦炭产量为985.5万吨,同比增长4.1%,其他焦化企业焦炭产量为3200.0万吨,同比降低0.6%;生铁产量7079.7万吨,同比降低1.4%;粗钢产量7965.8万吨,同比降低4.0%。1-7月,焦炭产量29168.5万吨,同比增长2.8%,其中钢铁联合焦化企业焦炭产量6752.4万吨,同比增长3.3%,其他焦化企业焦炭产量为22416.1万吨,同比增长2.6%;生铁产量50582.6万吨,同比降低1.3%;粗钢产量59446.5万吨,同比降低3.1%。
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,2025年7月,进出口总值为5453.2亿美元,同比增长5.9%,环比增长1.8%;出口总值为3217.8亿美元,同比增长7.2%,环比降低1.0%;进口总值为2235.4亿美元,同比增长4.1%,环比增长6.2%;贸易差额为982.4亿美元。1-7月,进出口总值为35772.1亿美元,同比增长2.4%,出口总值为21303.6亿美元,同比增长6.1%,进口总值为14468.5亿美元,同比降低2.7%,贸易差额为6835.1亿美元。
2025年7月,出口焦炭89.27万吨,同比增长15.56%,环比增长74.97%,平均价格为161.84美元/吨,同比降低30.00%,环比降低2.82%;进口我国焦炭前三名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、日本和印度,合计进口焦炭51.15万吨,占总量的57.30%,其余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我国焦炭38.12万吨,占出口总量的42.70%。1-7月,出口焦炭439.86万吨,同比降低22.03%,平均价格为173.80美元/吨,同比降低28.18%,进口我国焦炭前三名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、日本和印度,合计进口焦炭288.68万吨,占总量的65.63%,其余40余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进口我国焦炭151.18万吨,占总出口量34.37%。
2025年7月,进口焦炭只有4吨,可以忽略不计。1-7月,进口焦炭同6月累计,为12.14万吨,同比增长161.64%,均价197.64美元/吨,同比上涨67.43%,出口我国焦炭前三名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、俄罗斯和日本,合计向我国出口焦炭12.13万吨,占总量的99.92%,其余4个国家仅占0.08%。
2025年7月,炼焦煤进口962.30万吨,为今年以来的最大量,同比降低11.24%,环比增长5.65%,平均价格为83.63美元/吨,同比降低46.83%,环比降低11.61%,价格降低的主要原因为蒙古煤价格降低了近15%,以及价高的澳大利亚煤减少影响所致,向我国出口炼焦煤前三名的国家为蒙古、俄罗斯和加拿大,合计向我国出口906.50万吨,占总量的94.20%,其余2个国家向我国出口炼焦煤55.8万吨,占总量的5.80%。1-7月,炼焦煤进口6244.53万吨,同比降低8.47%,均价104.06美元/吨,同比降低34.57%。蒙古、俄罗斯和加拿大是向我国出口炼焦煤的主要国家。
2025年7月,生铁和粗钢产量继续下降,但降幅收窄,同比分别降低1.4%和4.0%,焦炭产量本月微涨0.5%。7月,上游炼焦煤供应继续小幅下降,国内炼焦煤(不含兰炭用)供应量3881万吨,同比降低3.10%,环比降低4.5%,炼焦煤消耗量4953万吨,同比降低1.32%,环比降低0.2%。8月份,焦炭价格继续延续7月份上涨行情,形成了三轮上涨,月初焦炭价格为全月低点,平均1247元/吨,月末为1404元/吨,月末比月初上涨12.59%,全月市场平均价格1336元/吨。环比上涨21.45%,炼焦煤月初价格为1155元/吨,月末为1207元/吨。月末比月初上涨4.5%,炼焦煤市场均价为1193元/吨,环比上涨12.33%。焦炭价格涨幅高于炼焦煤价格涨幅9.12个百分点,焦炭价格能连续上涨,并非单一因素驱动,而是供给端收缩、需求端回暖、成本端强支撑和市场情绪四股力量助推形成的合力。炼焦煤紧缺是核心驱动力,即上游向上游传导;8月份以来,由于煤矿安全事故频发,部分煤矿停产整顿,导致炼焦煤,尤其是主焦煤供应紧张,是这轮涨幅的核心驱动力;粗钢生产节奏较年初有所加快,对焦炭需求增加;炼焦煤恭经营紧张,价格一路攀升,令焦化企业成本攀升,只能通过连续提涨焦炭价格来向下游钢铁企业传导压力,以修复自身利润,这也是焦炭价格得以连续三轮连涨的重要基础;另外,在整个上涨过程中,无论是港口、焦炭还是炼焦煤的库存都是历史相对低较低水平,低库存状态放大了供需矛盾,在供给减、需求稳、成本升的背景下,采购积极、中间商囤货等推高了市场现货价格,期货主力合约市场。1-7月份,炼焦煤供应(不含兰炭用))27668万吨,同比增长3.12%,炼焦煤消耗量34581万吨,同比2.06%。
8月份,准一级焦炭平均价格为1507元/吨,同比降低19.88%,环比上涨17.46%,最高1689元/吨,最低1350元/吨;二级焦炭平均价格为1389元/吨,同比降低22.05%,环比上涨18.92%,最高1787元/吨,最低1170元/吨。
8月份,受下游产品市场价格影响,煤焦油和粗苯价格较上月均有所上涨。煤焦油平均价格为3382元/吨,同比下降10.43%,环比上涨1.99%,最高3583元/吨,最低3266元/吨;粗苯价格为4976元/吨,同比下降30.32%,环比上涨4.25%,最高5076元/吨,最低4744元/吨。粗苯市场仍受原油、纯苯走势影响较大。原油持续低位震荡,限制粗苯高价,而纯苯走势呈先涨后跌趋势,影响粗苯随之调整。
7月份,上报统计数据的会员企业焦炭产量2150.00万吨,同比增长0.38%,煤焦油产量为87.00万吨,同比增长0.43%;粗苯产量为24.23万吨,同比降低0.72%;轻苯产量为1.81万吨,同比降低12.22%;硫酸铵产量为23.18万吨,同比降低1.48%;甲醇产量为38.66万吨,同比降低11.53%;合成氨产量16.74万吨,同比降低16.05%;苯处理量为15.44万吨,同比下降23.96%;煤焦油处理量为43.41万吨,同比增长19.43%。
配煤指标完成情况:Ad为9.82%,同比降低0.05个百分点;St,d为0.89%,同比持平;Vdaf为27.39%,同比降低0.03个百分点;G值为74.14,同比提高0.25。
焦炭质量指标完成情况:M40为87.63%,同比降低0.04个百分点;M10为5.89%,同比降低0.06个百分点;CSR为67.42%,同比提高1.09个百分点;CRI为22.78%,同比降低0.87个百分点;Ad为12.67%,同比降低0.13个百分点;St.d为0.80%,同比升高0.01个百分点;干熄焦率为96.59%,同比提高1.38个百分点。
化工产品回收率完成情况:煤焦油回收率为3.11%,同比降低0.06个百分点,粗苯回收率为0.96%,同比降低0.02个百分点;轻苯回收率为0.80%,同比降低0.03个百分点;硫酸铵回收率为1.00%,同比降低0.04个百分点。